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歌概括主旨)

赠薛涛
下视白云时,山房盖树皮。
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袁学方/摄
是当下文旅产业兴盛发展的一场“双向奔赴”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将这首诗歌写得清新脱俗,或许是因为蜀僧濬来自峨眉。而诗歌中的“万壑松涛”“高山流水”,则是来自诗人心中的峨眉山。
(唐)岑参
如画的峨眉山
驱驰不可说,谈笑偶然同。
畴昔疑缘业,儒道两相妨。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余进/摄
郭治安/摄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薛良全/摄
丧乱形仍役,凄凉信不通。
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对酒莫辞冲暮角,望乡谁解倚南亭。
久别二室间,图他五斗米。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听蜀僧濬弹琴
垂枝松落子,侧顶鹤听棋。
蜀道难
云上金顶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赠别郑炼赴襄阳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
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
蜀国有许多仙山,但都难以与虚无缥缈的峨眉相匹敌。登上峨眉峰顶,看青峰倚立于天际,赏色彩斑斓的紫霞,如同出于画中。身处这样的境界,仿佛置身仙境之中。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李白才将峨眉称为“仙山”。
袁学方 /摄
春游乐山,让我们循着诗人的足迹
与时光共享岁月悠扬绵长
诸君推管乐,之子慕巢夷。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好时节
就蕴藏在那一首首回味无穷的诗词里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
清净从沙劫,中终未日欹。
其二

部分信息来源:乐山文史、峨眉山博物馆、《名人与峨眉山》,编辑综合整理
他们为峨眉山写下上百首诗篇
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
其一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龙洞湖
从其吟咏峨眉的诗歌中
金光明本行,同侍出峨嵋。

(唐)白居易
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曾发出“峨眉高出西极天”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
便能感悟到其对峨眉的仰慕
地势陡峭,风景秀丽
郭星/摄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唐)李白
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
(唐)岑参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送谭远上人
天畔峨嵋簇簇青,楚云何处隔重扃。
对于古人们来说,诗词皆来源于生活
“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
分明峰头树,倒插秋江底。
噫吁嚱,危乎高哉!
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
走进唐诗里的峨眉山
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唐)薛涛

郭星/摄
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落花带雪埋芳草,春雨和风湿画屏。
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
峨眉烟翠新,昨夜秋雨洗。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兼寄幕中诸公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乡思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峨眉饵黄精
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奉和观察郎中春暮
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
惟君信我多惆怅,只愿陶陶不愿醒。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郭治安/摄
但那些诗词美景,穿越千百年
便与峨眉结下了绝世奇缘
峨眉山风景秀丽
此乃李白的杰作之一《听蜀僧濬弹琴》。相传李白游峨眉山,于万年寺小住,和高僧文浚——抚琴和诗。每日,广浚在明月池边弹琴,一旁的李白思绪万千、屡有佳作。

(唐)韦应物
李白才登上了诗歌的顶峰
初见/摄
而峨眉山,也成为了李白笔下的“仙山”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忆花言怀见寄四韵之什
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代诗人陈子昂对峨眉山有深厚的感情
登峨眉山

诗仙李白将四川第一仙山的赞誉给了它
当李白遇上峨眉山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唐)杜甫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唐)陈之昂
眷然顾幽褐,白云空涕洟。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戎马交驰际,紫门老病身。
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
发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剑阁峥嵘而崔嵬,
(唐)李白
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北路迷。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
薛良全/摄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疲疴苦沦世,忧痗日侵淄。
(唐)韦庄
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堪称中国唐诗第一山
吴坤蓉/摄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被后人称为“诗圣”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或许正是因为峨眉
郭星/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
望云悲轗轲,毕景羡冲融。
名胜和文学艺术
今天,跟随文旅君一起

长啸峨嵋北,潜行玉垒东。
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
郭星/摄
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唐)贾岛
杜甫诗中的峨眉山又是怎样的呢?
从古至今,峨眉山月深受文人墨士的偏爱,而李白称赞过的赏月圣地,峨眉当占一席。峨眉月,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千变万化,风情万种。“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是诗仙在峨眉见月的赞叹“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则是他对峨眉月的怀念。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相哀骨可换,亦遣驭清风。
(唐)元稹
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
哀猿不可听,北客欲流涕。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开启一段不一样的文化旅程
(唐)李白
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峨眉山月歌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
从李白、杜甫到苏轼、陆游
白云失处所,梦想暧容光。
袁学方/摄

罗茂良/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江山如此多娇
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
彼此成就,也互为影响
今时不同往日
(唐)李白
可见其雄伟气势及壮丽风景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依然会坠入我们的双眼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
有时骑猛虎,虚室使仙童。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关内昔分袂,天边今转蓬。
感遇二首
(唐)陈之昂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唐)杜甫
可见峨眉在其心中的地位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0001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