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阴历多少号(阴历查询)
在番禺,
游人如织,体验岭南风情……

古庙群的古韵鳌山古庙群 位于三善村福醇路 建筑占地557.7平方米 建筑严整 外观气派宏伟
都能在这一时节找到注脚
今日(6日)4时36分,
三善之美,远不止这些,
这里绿意浓浓河涌小桥水塘古榕 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落 ……
正是一幅多姿多彩的春日画卷
传统民居和祠堂相映成趣,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



其街巷肌理至今保留完好,

游客们穿行在三善村的老建筑,
番禺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
自然村落山水灵动,
今天,
据了解,三善村历史出了很多古建筑名匠,最具代表性人物是靳耀生和老粹溪,靳耀生是岭南“灰批状元”,老粹溪是“壁画大师”,陈家祠灰塑、番禺周边岭南建筑的壁画很多都是出自他们两人之手。此外,广州最有名的祠堂——陈家祠里面很多精妙绝伦的木雕也都是当年三善匠人的杰作。
处处勃发崭新气象。
玉带河、拱形桥、
工匠村匠心传承三善村靠近紫坭河和顺德水道, 与珠江主航道相连, “河流流到的地方, 有客船到的地方, 就有三善村工匠的身影。”

河、涌、湖、塘,
点点嫩绿在微风中摇曳


徜徉在河流旁。


春阳普照,春雨滋润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新华社、南方农村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肖桂来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肖桂来、高凯珅、栾晓森、杨耀烨、乔军伟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栾晓森 鸣谢:朝天小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陆凯声
“三善”之义 即“德善、乐善、福善”之合称。 流经村前的河涌,名为“三善涌”, 她犹如一条碧绿的绸带, 将“德善、乐善、福善” 三块美玉串在了一起。
广州市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岭南春早。
三善涌与福善路并行蜿蜒,近日,记者沿着福善路北端入村,一路上两侧民房沿河涌建设,涌边绿树如荫、绿意盎然。


村民在山、水、村、田的
乡村民俗多姿多彩;
带上好心情,出发吧~
沙湾街古韵叠境新乡村示范带,


旧时,三善村七八成男丁都是古建筑修缮工匠,涉及古建泥水匠、灰塑、砖雕、木匠、壁画等众多工种,他们沿着水路闯荡珠三角各地,靠一把好手艺谋生。

带大家邂逅

我们正式进入“惊蛰”节气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雷响,万物生 春天,来了
古韵村落——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红杏深花,菖蒲浅芽
又是一年踏春时,
焕新颜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过去,三善村75%以上的男丁都是古建筑工匠。当时,妇女在家种田、带小孩,男丁则乘船沿着水路从事泥水活。”广东建筑名匠黄群庆是沙湾紫坭村人,与三善村为邻,“虽然是两个村,但近如一村。” 据了解,三善村的工匠们常去的地方有东莞、佛山、台山等地。每年大年初四初五,工匠们就离家返回工地,年中节庆,出外的工匠们不一定回来,但是“师傅诞”(每年农历六月十三)那天,他们肯定会划船归来,穿戴整齐,早早来到庙内,互相道辛苦问好,参拜“祖师”鲁班。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是关键。 三善水乡村落的生活, 看似平淡安静,却是岁月静好。


有关春天的一切美好
三善村
造就了三善村独特的自然禀赋。
簇簇桃粉在枝桠上点染

古庙群自北而南横列依次是:神农古庙、先师古庙、鳌山古庙、报恩祠、潮音阁共五处,故称“古庙群”。
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
广州大地,

这里拥有广州传承至今的古建工匠群体曾出过岭南“灰批状元”靳耀生、 “壁画大师”老粹溪 有三善村工匠“赛鲁班”美誉

古村格局中安居乐业。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