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七子之歌七首完整版)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蹋,
叫我一声“澳门”!
附:七子之歌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园国家,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七子之歌·香港

七子之歌·广州湾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请叫儿的乳名,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七子之歌》发表后,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译为阿尔萨斯和洛林,位于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赛和约》后归还。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七子之歌·台湾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
七子之歌·澳门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旅顺大连租借地
七子之歌·九龙岛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并在1999年12月20日被选做澳门回归主题曲。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旅顺大连租借地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广州湾,现广东湛江市,曾为法国殖民地。”东海和硇州“,即东海岛和硇洲岛。)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七子之歌》引言)。闻一多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旅顺·大连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七子之歌·威海卫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 0003
- 0001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