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北中学(上海市最差中学)

市北中学作为上海市经典诵读写的基地,总结了“以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为载体,积累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平台,展示中华经典诵读成果”“以统编教材实施为抓手,推进中华经典诵读落实”的3条经验,形成了学生自主活动发展的一个品牌。
与会专家在对报告予以充分肯定、就区域持续深入研究提出建议的同时,对参与研究推广实施的10所学校的研究成果逐一作了点评,并与校长、教师代表互动交流。

(通讯员:朱征平;摄影:毛立新)

据悉,实施这项研究以来,在区语委办的策划、组织、指导下,3所主研学校从各自校情出发深入探索总结,卓有成效地推动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成效鲜明。
一师附小遵循儿童年龄特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开展主题为“品味四季 诗书中华”诗词诵读活动,校园洋溢着浓厚的“在愉快中诵读经典诗词,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成长的愉快”之神韵与风采。
静教院附校以教育部规定的国学经典篇目和上海市教委推荐的阅读篇目为主,以教师结合教学拓展的内容和学生依据个人阅读兴趣、需求所选择的内容为辅,通过师生问卷调查等逐步形成特有的国学诵读课程资源体系并编辑成册,形成了“致雅书苑经典诵读资源”、供六至九年级学生使用的“国学经典诗词类分级阅读篇目”。
当前,区语委办采纳了专家建议,已将这项课题结题日期、成效作为一个新的“点”,以未来3-5年积极创建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库的工作作为更大的“面”,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经验并予发展提升,强化、打造更多学校中华经典诵读的特色品牌,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转化为“立根铸魂”“以文化人”的行为,使经典诵读扎根校园,课程资源建设覆盖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共建共享,便利师生乃至家长选用,充分发挥其弘扬中华经典、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的功效,不断引领师生的精神成长,进而提升其生活品质。
“选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丰实,总报告所提炼的基本经验、反思与展望,视角独特,富有创见……”
这是近日在由上海市教委教材和语言文字管理处、静安区教育局等单位组织实施的上海市教委非竞争性社会科学课题“区域视角下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的行动研究”结题汇报会上,应邀与会指导的市教委、上海交大附中、静教院等专家,对该结题报告给予的评价与期待。汇报会上,东道主、上海市特级校长张人利热忱欢迎专家、领导与同行们的再次到来。
- 0001
- 0001
- 0000
- 0002
- 0003